近日,泉州市工商局向社会发布了新一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结果。“抽检70批次鞋品,52批次不合格,其中38个批次是单一的标志标识问题……”
泉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如果扣除标志标识项目,不合格率就会大大降低。
同时提醒生产经营者严把产品质量关,重视并规范标识标志,不要因小失大。此外,消费者在购买鞋时,应留意鞋子外包装、吊牌是否规范,仔细查看鞋子外观并确保无异味。
抽检70批次,不合格的达52批次
据泉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此次检测项目为鞋类标识、外观质量、耐折性能、耐磨性能、剥离强度、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、游离甲醛、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、外底硬度、外底和外中底粘合强度、和帮面材料低温屈挠。童鞋类则增加了重金属、可触及的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的测试以及异味的检测。
此次抽检系从7个县(市、区)的购物商场、批发店、零售店抽样。抽检的成人鞋和童鞋,品种涉及旅游鞋、皮鞋、凉鞋、跑鞋等70批次鞋类商品。经检测确定52批次不合格,不合格率高达74%,其中成人鞋19批次不合格,童鞋33批次不合格。
“在抽检不合格的52批次中,有50批次存在标识标志不合格问题,其中更有38个批次是单一的标志标识问题,严重拉高了不合格率。”泉州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主任陈晓丹介绍,如果扣除标志标识项目,不合格率就会大大降低。
企业不重视,不排除欺骗误导目的
据专业人士介绍,根据相关规定,目前鞋类产品标志标识应标注的内容有:商标或企业名称、鞋号、货号、产品名称、材质、产地、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、三包规定、执行标准、生产日期、颜色、质量等级。
该项目不合格主要表现为产品名称不规范、未注明货号、未注明中国鞋号、未注明材质、未注明产地、未注明生产日期、标准年号注明错误等。
“该项目出现不合格,究其原因,可能是生产企业对标识问题重视不足,没有清晰了解产品标准对标识的要求,并按要求在产品及包装上标出相关的标识内容。
当然,也不排除个别不良商家故意模糊标识内容,欺骗误导消费者。” 泉州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提醒,如果只是因为标识问题,产品被判定为不合格,对于厂家商家来说是件很不值得的事情,在此提醒生产经营者应严把产品质量关,重视并规范标识标志,不要因小失大。
部分鞋品 出现甲醛重金属含量超标
另外,本次抽检的鞋品还出现耐磨耐折性能、剥离强度、甲醛、重金属(总铅)、外底与中底粘合强度不合格等问题。
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产品,泉州市工商局已要求各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生产经营者教育,对相关不合格产品实行下架并立案查处。
东莞市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皮革切割机,切割机,下料机,鞋楦机,其电脑皮革排版切割机广泛应用于鞋类、皮具、手袋、箱包、服装、软体家具、汽车座椅及内饰、运动用品、文具、家居用品等多个行业,也被众多世界著名顶级奢华品牌和多家世界级皮革制品生产商采用。咨询热线:18138733590。